流域概况
发布日期:2019-04-23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秦淮河古称龙藏浦、后称淮水,直到唐代诗人杜牧作《泊秦淮》之后才被广泛称为秦淮河。秦淮河有南北两源,北源句容河发源于句容市宝华山南麓,南源溧水河发源于南京市溧水县东庐山,两河在南京市江宁区方山埭西北村汇合成秦淮河干流,绕过方山向西北至外城城门上坊门进入南京市区。秦淮河在南京城东南通济门外九龙桥处分为内、外两支:内秦淮为正流,过九龙桥直向西,由东水关进入南京城,向西流至淮清桥与青溪会合,再向西南在利涉桥汇小运河,再经文德桥、武定桥、镇淮桥转折向西北,过新桥至上浮桥、陡门桥,与运渎水会合,再过下浮桥,向西经过夫子庙,从西水关出城;外秦淮在南京城南外绕行,是五代十国时开凿的护城河,过九龙桥向南转折向西,经长干桥后汇合落马涧,向西至赛虹桥、觅渡桥在西水关外与内秦淮复合,合流后向北经草场门、定淮门、石头城,经三汊河汇入长江。外秦淮在在合流前在赛虹桥分出支流,过江东桥,在北河口入江。秦淮河在三汊河入江以前分出支流惠民河,向东北经中山桥,至下关入江。

秦淮河流域地处北纬31°35′~32°07′,东经118°43′~119°18′,呈蒲扇形,长宽各约50公里,从北源至三汊河全长110公里,全流域面积2631平方公里,内外秦淮河合流之后的武定门闸处的多年平均流量为15立方米每秒。此外,在江宁东山与长江之间于1980年新辟一条17千米长的秦淮新河,是1981年建成的人工河道,经西善桥到金胜村入江,河口设节制闸和抽水站(即秦淮新河水利枢纽)。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,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,日照充足无霜期达9个月。年平均气温15~16℃,最高气温43℃,最低气温-14℃。年平均降雨量1038毫米、蒸发量1021毫米。全年有三个明显的多雨期,即4~5月春雨,6~7月梅雨,8~9月台风秋雨,季风特征明显,易受台风袭击。流域地形呈锅形,四周为丘陵山区,占80%;中间腹部为低洼圩区和河湖水面,占20%。地势从南向北倾斜,上游坡度和扇面大,中下游坡度缓,共有大小十六条支河汇入,是一个典型的一干多支树状型河道。大都为山丘河道, 具有源短、坡陡、流急、汇流快的特点,出口处又受江潮顶托,造成排水不畅,历史上洪涝灾害不断。

流域内现辖南京市10个区县,镇江市1个句容市(县)。秦淮河流域城市化发展很快,经济比较发达,2010年完成GDP近5000亿元(占全省12.5%),且仍以年均10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。